三峡大坝简介资料
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附近,是全球上最大和最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中一个。经过多年的建设,三峡大坝于2009年全面建成,投资总额达到约2500亿元人民币。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辉煌工程,三峡大坝不仅在防洪、发电、航运和旅游等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,也在促进社会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。
防洪效益
防洪是三峡大坝最重要的功能其中一个。长江流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严重洪灾,尤其是1998年的“世纪大洪水”,直接造成超过1亿人受灾,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元。三峡大坝建成后,具备221.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,相当于四个荆江分洪区的可蓄洪水量,有效地降低了长江中下游洪水的威胁。专家指出,三峡工程每年能为防洪带来22亿元至25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,成功保护了1500万人的生活安全和150万公顷的耕地,从而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。
发电效益
作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水电站,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占全国总电量的约5%。2020年,三峡水电站实现年发电量1118亿千瓦时,打破了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在2016年创下的1030.98亿千瓦时的纪录。截止到2021年底,三峡水电站在运营的18年内,累计发电量已达约14000亿千瓦时。如果将电价定为0.25元每千瓦时,其累计售电收入已达3500亿元,表明三峡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已基本回本。
航运效益
三峡大坝的建设也极大提升了长江航运的能力。在三峡大坝建设之前,宜昌到重庆的航道存在139处险滩,年单向航运能力不足1000万吨。通过淹没险滩并拓宽航道,三峡的单向通过能力从1000万吨提升至5000万吨,运输成本降低了35%。虽然三峡的通航是免费的,但对于西部地区经济进步的贡献无疑是重大的,它促进了货物运输的快速流通,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。
旅游业进步
三峡大坝还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。根据三峡旅游集团的报告,2019年大坝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,创新了约4.26亿元的旅游收入。对于中国游客而言,参观三峡大坝是不需要门票的,外国游客则需支付105元的入场费。这一进步不仅增加了地方的收入,还提升了三峡大坝的知名度。
未来展望
在谈及三峡大坝的使用寿命时,专家表示,其寿命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。三峡大坝设计能够抵御“万年一遇”的超大洪水,且混凝土的抗压能力在长期浸水中反而会增强。据三峡集团总工程师张曙光称,从目前的实验结局来看,三峡大坝混凝土在未来500年内不会出现难题。可以预见,三峡大坝将继续发挥其重要影响,为长江流域的安全和进步提供支持。
拓展资料归纳
怎样?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,三峡大坝作为全球上最大的水利工程,具有显著的防洪、发电、航运和旅游等多方面经济效益,不仅有效保护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,也为中国的能源需求和经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。通过科学的设计与维护,三峡大坝的未来使用寿命被预期可达数世纪,为其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进步铺平了道路。